有效教学与英语课堂文化构建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5卷第1期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专刊) Vo1.5 No.1 2011年O6月 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Jun.2011 【语言学】 有效教学与英语课堂文化构建 朱雁芳 (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032) 摘要:为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有效教学理论,从教学主体及其主体间性,文化 冲突与整合等方面对英语课堂文化构建进行探讨,以期解决长期困扰英语教学的文化沟通和 理解障碍。经过分析得出母语文化的自我意识对目标语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有效教学;英语课堂;文化;构建 中图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965(2011)01—047—04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Classroom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ive Teaching ZHU Yan—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n Teehnolog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Abstract:Combining the theory of effective teaching,this thesis focuses on media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n English classroom from the prospects of instructors,learners and culture shock and culture mixing to realize the curriculum goa1.It is found that culture embedded in mother tongu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arget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effective teaching;English classroom;culture;construction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 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全 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到美国 面、自主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必须依赖有 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 效课堂的支撑l1一。课堂不仅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 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各种英语文 场所,其本身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课堂文化是 献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学者通过对西方有 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 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普遍认为,有效教学不仅要 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它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 注重教师有效的“教”,更应该突出学生有效的 的、情境性的、简化和净化的文化[一 。宏观而言,课 “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最优的方式、高效地促 堂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不同的 进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课堂文化会体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可能产生 值观等“三维目标”上的实现,同时还要追求学生的 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文化由 *收稿日期:201卜06一O6 作者简介:朱雁芳(1980一),女,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 48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第5卷 教学主体共同创造并对主体有反塑作用,从而使教 学理想化。有效教学终极目标也正是以学生为本, 皮亚杰和奥苏贝尔的关于人的知识内在构建规律 的观点,英语语言学习的构建主要体现在激活 (Stimulate)一输入(Input)一内化(Intake)一输出 (Output)四个环节[5],这四个环节必须配套与之 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这一点看有效教 学与课堂文化的高度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辩 证统一的关系。文化是动态的,课堂文化则是在特 相适应的英语课堂文化。而我国外语课本的材料 定的环境中动态生成的,能充分展现有效课堂教学 单一,且贴近生活、介绍文化的内容也较少,严重影 响了学生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第二,影响语言文 的特点。课堂文化具有导向性,当教学主体间的文 化交流不对等时,优势文化会占据并扩散主导地 位;但由于课堂文化是教学主体共同创造的,又会 对主体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容易使教学对象产生认 同感。课堂文化也是一种多元文化,包含了教师, 学生,课程,制度,性别等等种文化,冲突和融合不 可避免,但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因此有效的课堂 文化也就是将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作为能动 的主体,在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 共同分享并不断创造、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文化。 有效教学理论下的英语课堂文化除具备课堂 文化的基本条件,即首先是一种隐性的文化外,还 应具备自身课程蕴含的特点,即英语课堂文化是一 种互动性文化也是一种情境性的文化。课堂中目 标语文化“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直接 传递与接收的途径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_3]。“这种互 动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交往,更重要的是反思 性的精神交往,不仅有外显的活动,还有心灵的沟 通。互动是英语课堂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动力。”l_4]英语课堂文化通过语言知识,围绕课堂 文化活动,在特定的情境内语言得以再现,使得教 学主体感悟、领会和体验文化内涵,使知识恢复文 化的活力,最终被学生感知和接受。 一、课堂文化现状 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形式包括英语语言文 化和英语课堂文化。英语语言文化指的是教材或 资料中的英语语言知识,而英语课堂文化指的是教 学主体为实现英语语言文化的习得共同创造并相 互认可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等的总和。我国外语 教学研究中,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研究成果颇丰,而 课堂文化研究略显不足,其导致的弊端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第一,影响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根据 化意识的形成。对目的语文化的认识缺乏导致学 生不能或片面地了解其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 观念等,缺乏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也 就无从谈起消除跨文化障碍及文化包容。第三,影 响英语语用能力。侧重语言知识传授的英语课堂 使得学生在需要语言输出时能说而不会道,即他们 能说,却不知所言为何物,或者面对物却不知道如 何准确地说。也就是无法将语言知识灵活地运用 到交往中。如外教邀请一位学生一起吃饭, “Would you like have dinner together?”,中国学 生会理解为老师请客,而教师真实的意思是AA 制,按照英文的习惯,请客的说法是“I’d like to in— vite you for dinner”。不了解文化背景,在交际过 程中会出现很多交际失误。这种不了解英汉两种 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母语负迁移频频出现,语言知 识和文化知识不能同步发展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 二、有效课堂文化构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 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r6]。高等 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应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 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7j。高校英语教师受传统语 言学理论的影响,目前大多课堂教学以语言材料输 人和应试能力训练为主,偏重单纯语法知识和语言 技能的训练,虽然也引入交际法、情境教学、浸入法 等种种教学手段,对课堂文化探讨却是众多教学改 革中的薄弱一环。从有效教学理论出发,结合课堂 文化特点,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文化的构建应注意以 下几点: 第1期 朱雁芳:有效教学与英语课堂文化构建 49 (一)学生与教师具有同等的价值地位 根据有效教学理论,教师和学生既是教学主 体,也是文化主体,即学生和教师具有同等的价值 变角色,从一个“沟通者”的角度出发,创造一个民 主的课堂氛围,并在这个前提下主体间相互认可, 共同探索新事物,允许百家争鸣,在平等的基础上 达成共识。 地位,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参与和体验的满 足感。英语课堂上,教师作为目标语文化的传播 者,不仅要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实际对比中领会不 (三)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矛盾性的一 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 仰、民族性格等,也需要避免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和 文化差异导致的陌生、隔阂、不适应、无所适从而产 生的文化休克,培养其文化移情能力。即引导学生 有意识地学会设身处地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去理 解对方,去看待问题。当然,也要避免以自己的文 化价值取向武断地评判对方的行为。例如西方文 化特点是突出个人价值,其社会成员崇尚个性自 我、自信、自由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的价 值观,而汉文化中的“自以为是”和“自负”都带有贬 义色彩。思维模式上,东方人倾向螺旋迂回,西方 人则呈现亚里斯多德的线条式。这种差异巨大的 文化表现需要教师给学生引导和鼓励,不仅师者本 人能运用目的语文化,也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 自由的目标语文化笼罩下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在 目标语文化内涵的指引下尽情表达,这样学生才能 “身临其境”,体会到学习主体的价值。 (二)主体间性 教学主体间“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融人, 生成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有两个方面:主体间的 互识和主体问的共识。互识表明交往中的差异性, 共识表明交往中的统一性。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 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相反,真正的交 往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 ]有效教学倡导师生的平等与对话,通过合作与探 究活动加强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课堂有助 于平衡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如教师文化与学生文 化,或与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有助于和谐 课堂文化的生成。由于年龄差距,时代距离等等因 素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和教师意见相左的 情况: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往往是正 统,主流文化的代言人,而学生处在自我价值观,社 会价值观形成的成长期,更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 教学主体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这样就需要教师转 种表现。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不是完全对立的。 第一,冲突与整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事 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冲突就无所谓整合;第二,冲 突、对抗并不是只具有破坏作用的,它有可能成为 凝聚社会群体的重要因素,产生积极的整合作 用。。】课堂中存在的文化冲突是多种多样的,包括 师生之问、学生之间,教师与课程之问、学生与课程 之间的文化冲突,这时就需要教师将不同的文化要 素或类型相互协调适应,进行整合,当然这个过程 并不是不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相 互吸收、相互融合并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的过程,即 文化生成。外语课堂中除了上述两点提到的教师 与学生间的文化协调外,还涉及到母语文化和目标 语文化的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双文化修养和 理解能力,并在思维系统中形成双文化系统,在语 言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渗透文化背景。如果教师 自身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修养不够,则其语言水 平和教学水平也不会真正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无法 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学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忽视母语文化教育是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一大弊端, 学生要么对母语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要么不知道 如何用目标语描述母语文化,缺乏文化自我意识。 但是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在形成知识形态多样性El 益明显的同时,也使本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重视。 英语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对目标语文 化的理解,也要注重培养母语文化意识,即教师应 该敏锐地感觉到本土文化的存在,才能有利于学生 的身心发展和本土社会的延续发展。 三、结论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目 标,尤其是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 在全球语境下,广泛的社会交流使文化教学成了外 50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第5卷 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对这一目标和课程目标 的理解和把握越好,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越强。事实 上,任何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都是两国文化的交 汇及矛盾所在,但它同时也给我们审视本国文化以 及培养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自我意识和促进学 生对本国文化的反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外,通 过母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做到母语文化和目的 [3]袁银宗.课堂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之我见[J].教学学 刊:中学版,2006(12):20. [4]孙德芳.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论[J].教育科学论坛, 2006(5):9. [5]季云.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和谐建构[J].现 代中小学教育,2008(1):40. [6]《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 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语文化的有效沟通和理解。也就是说,英语教师应 当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实现课程文化和 教学主体文化的构建,从而达到课程目标,实现教 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晓端,等著.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西安:陕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 2001(6):29. [9]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O]陈晓端.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6. [2]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3,23(12):56. (上接第35页) ford University Press,1 999.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 [6]Heylighen F.Selifsh M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 operation[J].Journal of Ideas,1992(4):77. [7] 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 r M].Oxford:Ox f0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 on Strategies [3] Chesterman A.Memeties and Translati[8]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 2008(1):88. [J].Synapse,2000(5):1. [4]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 niversity Press,1 989. [9]朱光潜.谈文学[c]//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1996:155. 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r M].Oxford:Ox— [5]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