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册003

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册003

来源:宝玛科技网


实验项目名称:杨氏模量的测量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实验序号:____

时间:第_____周星期_____第_____节课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学会用拉伸法测定杨氏模量。

(2)掌握用光杠杆装置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3)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定仪(包括钢丝、光杠杆、砝码及镜尺组)卷尺和螺旋测微计。

【实验原理及预习问题】

(1)光杠杆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及方法?

(2)望远镜如果只能看到平面镜而不能看到标尺像有哪几种可能?

(3)光杠杆垂线b如何测量?

(4)理论分析改变哪些量可增加光杠杆放大倍数?

(5)实验中金属丝的拉伸在弹性限度内,如金属丝负重按比例增加时,n不按比例增加,

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

1

【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

1、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1)去掉n6和n6,将同一负荷下标尺读数的平均值ni,分成2组,1组为n0,n1,n2,

另1组为n3,n4,n5,计算出m为6kg时,标尺读数变化的平均值

n(n3n0)(n4n1)(n5n2)

3同一负荷下读数的平均值负荷增量为6kg时表1 负载和标尺读数的变化 加载质量 次数i (kg)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标尺读数(10增重ni 平均值 2m) 'in的误差(102减重n ni(nini')/2(102nni3ni(102m) m) m) 0 1 2 3 4 5 6 表2 用钢卷尺测量两夹头间金属丝长度L 测量次数i 1 2 3 4 5 平均值 L(102m) L(102m) 表3 用钢卷尺测量平面镜到标尺的垂直距离D 测量次数i 1 2 3 4 5 平均值 D(102m) D(102m) 测量次数i 表4 用游标卡尺测量光杠杆的垂线b 1 2 3 4 5 平均值 b(102m) b(102m) 测量次数i 表5 用螺旋测微计测金属丝的直径d 1 2 3 4 5 平均值 d(102m) d(102m)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

2

2)将以上所测值代入公式中,求金属丝杨氏模量。用误差传递公式计算误差,并写出最终

的测量结果。

杨氏模量

E8FLD

d2bn

相对误差

EFLDb(n)2 EFLDbn绝对误差

E 测量结果

EEE 2、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式可改写为

8FLDKF

d2bE8LD式中 K

d2bEn在限定实验条件下,K为常量。用方格纸作niFi图线,从图中得到直线的斜率K,可算出杨氏模量

E8LD

d2bK【实验小结和体会】

1、本次实验感觉最深的是什么?

2、材料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不同的2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相同?

教师评语 评分

批改教师签名:

日期: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