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下雨天,潮腻腻的,二辆黑色轿车拐进弄堂,右边车门打开,一个白了大半头发的男人下车,身着藏青色冲锋衣,洗得发白的牛仔裤,棒球帽随即戴上,帽檐压得很低。从不同方向射过来的目光触不到被遮住的眼睛,只好在帽檐上稍作停留——那儿,有一处边角绽了线。李安脱了帽,向室内所有陌生人微微颔首,典型的李安式微笑浮现——一种统一了谦逊、羞涩、无奈、温柔、纯真诸多色彩的表情。 李安的胞弟李岗说,谦谦君子是李安的禀性,他待人诚恳,待电影诚恳,待电影公司与同僚诚信,不乱用投资人的钱;他的镜头和叙述,不晦涩,不说教,有留白,有余韵,平静灵秀,对得起观众。李岗说,同时存在一个他不太能把握的“西方的李安”。他看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看《理性与感性》,看《卧虎藏龙》,都有那种陌生感。
《分界线》从1982年开始拍摄,1984年作为毕业作品亮相,“《分界线》从上字幕开始就令人耳目一新——那是二胡和琵琶的音乐,但很明显是经过西方音乐熏陶后的那种感觉,不是简单地照搬东方音乐。这使得这部片子得以鹤立鸡群,脱颖而出。”柯林曼教授说,他正是这部当年学生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见证人。
从某个角度望过去,李安像古代人,没有近人彪悍的“自我”——也有可能,他内在的“本我”已经强大到超越了形式上的“自我”。他的做小伏低不是一种姿态,更像是一种习性。他待人接物的方式是儒家的,彬彬有礼,不远不近,但又是重人情的。1993年《喜宴》在柏林电影节拿了金熊奖,李安穿件旧羽绒服去领奖,正下雪,媒体一拥而上,朋友迅速扒下他的旧羽绒服,把自己的呢子大衣往他身上一披,让他走上红毯。那天晚上很冷,朋友始终穿着单薄的西装,手里拿着他的羽绒服,李安说,他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记挂着这件事。
换个角度看,他又是极新颖极现代的。他对电影新技术毫不迟疑的拥抱,抓住电影每一寸“着色相”的机会求新求变,好像始终停在18岁。《绿巨人》是根据畅销漫画书改编的,开场镜头以“闪电交错”的方式呈现,典型的恐怖片开场;然后是分割画面;狂放的剪接。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造浪,驯虎,拍真人3D,登峰造极。只有当说英语的李安讲出他脑子里在琢磨什么,听到那些带着纽约腔的“这很过瘾”“十分有趣”“这太爽了”,听他讲11月11日即将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你才有可能触到一点点18岁电影少年的狂热和勇敢,瞥到一眼那个一往无前伺服电影的王的影子。 李安电影的天分,借李岗的话,像麻将中的“五门齐”。电影的声、光、影、剪接,他都在行,会玩很多手段;他又深迷戏剧,懂得起承转合与冲突,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一百多年前张之洞一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出了一种在困局之中不得不变又试图在根基上自我保全的态度;传到李安父执辈手里,就是新学育人、富国强民;传到李安手里,就是在电影里对东西方文化的扬弃——东方的伦理和情怀、西方的视角和手法。
《推手》结尾,两位老人在夕阳余晖里喃喃道:“没事,没事。”《饮食男女》结尾处,父女共扶一碗汤。《断背山》里,拍得像中国山水画一样的美国中西部……这是李安的品味。中国人的山高水长、忠与孝、含蓄与厚道,是从父母亲那里接过来的对中原文化的缅怀和想象。当李安遇见代表西方文化的优秀电影人,他们碰撞,互相讲解,来回切磋,妥协,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一种寻求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的世界语言。不管形式题材如何变化,技术如何酷炫,到最后,打底的都是那个李安。
“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我不会去分华语电影还是美国电影。从认同的角度来想,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华人电影工作者。支撑我的是非常中式的精神,回到中国拍片时,我也会灵活采用许多来自美国的元素来改变我拍摄华语电影的方式。”
(摘自李宗陶《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李宗陶艺术访谈录》,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分界线》虽是李安学生时期的电影作品,但在配乐上已经呈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它与众不同。
B.李安内在强大,不需要用外在的彪悍和张扬来彰显自己,人们能看到一个彬彬有礼、重人情的李安。这是李安在行为上的“做小伏低”。
C.由于对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李安追求在各种不同的东西方题材的电影中,既讲好戏剧故事,又玩好各种高科技手段。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在李安的电影里就是用西方的视角和手法抒发东方的伦理和情怀,支撑李安的还是非常中式的精神。
5.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李安的出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6.李安的胞弟李岗评价说存在一个“西方的李安”。他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章加以探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基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15.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③凡涉及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本清源,一查到底,并应举一反三,切实加强日常检查工作。
④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⑤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⑥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脒复杂繁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要长篇累牍,更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以内。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C.与社会给予贫困生资助,本应是为了缩短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起跑线距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是让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
D.来自华西医大的团队成功将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秋战国是诸子学兴起的时代,① 孔子开始私人讲学② 创立了儒家,成为诸子学的开拓者。儒家诸子学的主体是儒家士人,他们③ 表达了“士”的思考和思想创新,④ 对超现实价值理想的追求;⑤ 他们又有“大夫”的经世热情,⑥ 将自己的思考与现实的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儒家诸子便是这样一个既有理想又有务实精神的士人群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现代人指望能够通过理性对话去解决分歧,并且发展了对话理论。按照想象,① ,对话的本质是以讨价还价代替真刀真的较量。在理论上说,假如②____ ,那么即使不能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至少也能够为地区性的“永久和平”作出贡献。不过,语言博弈代替行为博弈的有效性一直都只是一个良好愿望。事实表明,③ ,对话只能解决一些无足轻重的分歧。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八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都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参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3分)C(强制因果。“讲好戏剧故事”与“电影的狂热和勇敢”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5.(4分)①形象地表现李安朴素低调(做小伏低)、谦逊羞涩、温柔纯真的个性。(2分)②为后文进一步表现李安电影风格作铺垫。(1分)③增加传记的文学性,引发读者兴趣。(1分)(意思相近即可)
6.(5分)①李安的电影作品有西方的电影元素,无论是拍西方题材还是拍东方题材的电影都给人与众不同(陌生化)的感觉;(2分)②李安极新颖极现代,主动拥抱电影新技术,灵活地运用西方的视角手法,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电影人一起发展出一种新的电影语言。(3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A、E(答A给2分,答E给3分。A项“以声写静”分析不当;E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
15.(6分)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2分)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4分)(意思相近即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的文章)
18.C(A.“约……左右”重复赘余,删掉“约”或“左右”。B.句式杂糅,可去掉“原因”。D.语序不当,应把“世界上”放在“首个”之前)19.D
20.(5分)①对话可以解决分歧(或“对话是成本最低的博弈”)(2分)②理性对话足以解决冲突问题(1分)③语言无法替代行动的较量(2分)
四、写作(60分)22.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 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套作”,可适当扣分。
(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6)文章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