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母婴消费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分析

母婴消费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分析

来源:宝玛科技网


母婴消费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分析

一、第四次婴儿潮来临,母婴消费市场景气度高

中国正式进入“第四次婴儿潮”,出生率连续创新高。建国至今的三次“婴儿潮”分别出现于1949~1955年(建国初期)、1962~1970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1985~1997年(改革开放),每次婴儿潮期间出生人口均超过2000万人/年。第三次婴儿潮出生的人群正处于20~35岁的生育旺盛期。2014年出生率12.4‰创新高,“全面二孩”出台后2016年出生率12.96‰再创新高,标志着中国“第四次婴儿潮”正式拉开序幕。预计2017-2021年每年新增人口数将分别达到2110万、21万、2077万、1936万、16万,其中预计二孩为340万、4万、403万、353万、160万。2015年底中国0-4岁人口数为8014万人,预测2020年将达到9800万。

二胎开放后出生率及变化

新增二孩数量预测

全国0-4岁人口数量及预测(万人)

在二胎放开、消费升级的双重需求因素驱动下,预计母婴童消费行业将长期保持景气的增长态势。预计中国母婴童消费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3.6万亿,其中

商品、服务各占一半。预计未来5年,商品销售市场CAGR≈12%,而服务相关的市场增长更快,预计未来5年CAGR≈17%。

母婴童服务产业中,教育、娱乐的市场规模最大。预计到2020年儿童早教、儿童娱乐、金融、丽人、医疗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81亿、4517亿、3475亿、2085亿、1042亿。

母婴童消费品品市场中,各品类结构较为稳定。预计到2020年,食品的市场规模3701亿(占比39%)、服装3312亿(占比34%)、易耗品1169亿(占比12%)、孕妇用品1461亿(占比15%)。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母婴童商品消费呈现出高价化、高端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奶粉近几年类海外进口的有机配方奶粉增长极为强劲,品牌都在大力推出高端线。“量价齐升”的趋势使母婴消费品行业、母婴零售行业都将在未来5年保持景气的增长态势。

中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婴童用品市场规模(亿元)

母婴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二、购物中心供给过剩,母婴店成为商业地产所青睐的稀缺优质业态

新增商业地产尤其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在2015-2016两年期间,华东

新开购物中心427个,华南地区新开133个。意味着这两个区域的购物中心竞争愈发白热化,客流量被稀释。购物中心需要招募优质的商业品牌入驻以保证客流量。这就意味着华东、华南的商业地产已经从卖方切换为买方市场——过去购物中心强势,品牌入驻门槛高、购物中心收取的扣点率或租金也较高;而现阶段优势商业品牌则更强势,具备引流能力的优质商业品牌所取得的门店位置、联营扣点率、租金费用也会较为优惠。

全国新增购物中心数量

新增购物中心集中在华东华南

三、母婴电商快速发展,但线下零售仍将占据主流的渠道地位,直营零售商更具长期发展潜力

母婴童消费品的电商渗透率预计将在2020年将达到40%。母婴电商主要包括平台、垂直两大类:平台类包括天猫、京东、唯品会、网易考拉、小红书等,垂直电商的代表企业包括①社交或论坛起家,随后将用户导入购物平台的美囤妈妈(宝宝树旗下电商);②主打跨境海淘或者正品特卖,例如贝贝网、蜜芽等。之类垂直母婴电商目前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发展较好。

母婴童产品线上下占比

线上各渠道市场份额

B2C市场母婴品类交易份额

四、上游品牌格局分散、消费频次高,决定母婴零售是一门好生意

属性1:品类丰富,既有标品、非标品。

零售渠道同时经营标品(利润率低、但是引流能力强)、非标品(利润率高),从而实现合理利润率。标品主要为奶粉、纸尿裤,业内称几家强势品牌为“奶粉,2大纸尿裤”。婴童食品Top6市占率35%,头部公司包括惠氏、纽迪希亚、美赞臣。纸尿裤Top3品牌市占率为50%,头部品牌为帮宝适、好奇、花王、妈咪宝贝。上述大品牌对渠道依赖小,返点率薄,经营标品主要为引流。非标准品品类包括日用品(奶瓶、奶嘴、餐具)、棉纺品(童装、孕装等)、辅食等。供应商格局非常分散,品牌对渠道推广引流依赖强,返点率高。对于爱婴室来说,未来供应商的广告、管理服务收入仍然大有提升空间。

婴童食品品牌高度分散

婴童食品前三大公司市占率较稳定

纸尿裤市场格局

纸尿裤品牌市占率略有分散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