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玛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贵广高铁建设对桂林市物流发展的影响

论贵广高铁建设对桂林市物流发展的影响

来源:宝玛科技网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论贵广高铁建设劝桂柿市物流发展晌tigl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春蕾 [摘 要]大力发展高铁时代下的物流业是桂林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进程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贵广高铁对桂林市经济 有利带动及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贵广高铁建设桂林市 物流 贵广高铁概述 (一)贵广高铁建设的背景 2004年铁道部颁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定位是立足于满足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的视角是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规划的布 一、珠三角作为全国最强大的经济圈,其先进制造业向西南内陆转移 的步伐并不会因为本轮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反而会因高铁引发的交 通变革而加快转移。这对市场通达性较好的桂林而言,则是积极承接沿 海核心地区因产业和人力资源升级转移出来的产业和人力资源、加速 局是构建快速客运网、区际干线网、集装箱运输网等客货运输体系,规 划的创新在于首次提出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概念和装备技术走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的道路等。此次规划指 明了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的发展蓝图,自此我国铁路建设开始加速, 高铁扩张,城市无疆。随着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 成,区域经济的“融城”、“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提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继南昆 线之后的又一条重要的出海通道,它为长期与外界阻隔、无直接出海口 的大西南(除广西外)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是我国高速铁路网 中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大动脉。 (二)桂林市在贵广高铁线上的地位 贵广高铁建设的同时,随着湘桂铁路即将扩能改造,线路裁弯取 直,保留既有铁路作为货运专线,新建两条电气化铁路用作客运,其速 度将大大提升。将有两条快速、高标准的铁路经过桂林,桂林将成为长 沙、广州、贵阳和南宁4个省会城市的中心节点。 二、桂林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桂林市从事物流服务的主体有110多家,其中从事货运为主 要业务的物流大企业12家,个体仓储式经营63家,信息中介33家,外 地进入市场的有l0多家。代表企业有骏达物流、玉柴物流、邮政物流。 此外,还有道路运输个体营业者8000多家,约1万车辆,其中90%为 2-5吨的普通栏板车,车型单一,车型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企业只能提 供物流基本服务,并且企业间无协同,没有形成规模经营。 (一)桂林市物流发展的优势及成果 1、良好的区位优势 桂林市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广西东北部、湘桂黔交界地区重 要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广西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桂林东承广东、 南接东盟、西启云贵、北接湖南,处于深港穗、长沙~武汉、柳州一南宁、 成都一重庆、昆明一贵阳等经济大城市圈的中心位置,是占据大西南、 接纳粤港澳经济辐射的前沿地带,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2、显著的交通优势 桂林目前有两条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和环城高速,通车里程已达 179公里。桂柳高速在连通桂林与广西南部的客、货运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同时拥有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 100%乡镇通车。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 湘桂走廊,火车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南站,目前为桂林 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车站于2005年翻新,接待吞吐能力得到大大加 强;桂林火车始发站,俗称北站,是广西最大的火车站,也将成为贵广高 铁线上最大的火车站。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于1996年正式通航,经过多 年的发展,两江国际机场已成为广西最大、开辟航线最多的机场,年旅 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4条,2l家航空公司飞 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港、澳、台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 新马泰。 3、丰富的人力资源 桂林是全国著名文化名城,教育资源丰富,科教优势突出,人力资 源在全省前列。桂林市拥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 范大学等九所普通高校。形成了门类较全、初距规模的人才队伍。 4、物流项目蓬勃发展 桂林市远瞩,大力规划物流项目,现已开发:桂林小麻雀 物流中心、中国桂林义乌小商品批发城、桂林花园时代购物广场、桂林 市城北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桂林高新七星区商业物流中心、桂林临桂新 区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二)桂林市物流发展的瓶颈 第一大大瓶颈是桂林市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较全国而言,桂林是三线 城市,接受高新技术和研发存在困难,获取最新物流信息和反馈较缓熳。 第二大瓶颈是桂林市物流业还属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落后,配套 设备不到位,制约着它的发展。 第三大瓶颈是服务水平不高,自营物流比例高,物流分散、单一、原 始等非合理化状况突出,服务水平和效率仍处于低效率阶段。现有物流 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经营水平都比较低,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简单的 运输、仓储和装卸功能,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大多数工商企业内部生 产与流通“大而全”、“小而全”。物流需求采取自我实现方式,自营物流 方式基本为仓库加车队。 三、贵广高铁对桂林市物流发展的影响 (一)高铁给桂林市物流业的机遇与挑战 推进自身产业和人力资源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随着“高铁时代”的 来l晒,区域融合的地缘障碍将得到消除,一些对交运成本敏感的产业率 先向内陆转移,引发了技术民工的回流,并吸引东部出口导向型企业向 当地转移,增强桂林的产业承接能力。桂林物流业作为贵广高铁的枢纽 物流中心,从梯度空间来看,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是顺应产 业升级、国际竞争的战略调整,而桂林物流业是在环境和资源配套下的 产业转移承接。在此方面,高铁引发的交运突变,将进一步吸引资本带 动产业、重构商业圈层。 (二)桂林市物流业适应贵广线发展的策略 1、创新公共管理机制,协调区域发展 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经、规划、外贸、工商、税务、国 土、建设、交通、铁路、航空、海关、和等lO多个部门。无论是运 输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对物流企业的管理,还是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发 展等方面,都存在多头管理、分块分割的问题,缺乏协调,相互制 约。物流要素分属不同行业和管理部门,各自发展,自成体系, 运作,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相互之间毫无关系,物流资源分布散乱。信 息系统自成体系,与现代物流理念相矛盾,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 大,造成物流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桂林市应该创新公共管理机制使 得各部门在现代物流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上和运行上具有整体性 和效率性。 2、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桂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一是继续加速构建以高等级公路、 铁路为骨干,以中心城市的物流存储设施为节点的物流通道系统;二是 加快规划建设适应城市及产业需求和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现代物流 园区;三是进一步强化以铁路、公路等货运场站为主的运输枢纽建设。 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空间交易效率,以此带动区域内优势产业的崛起。 根据世界上各大主要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的发展和崛起往往需要大 量新移民的进入,因此,随着交通的便利,开放度与包容性对城市发展 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地理位置的同质化,城市问的竞争程度会 不减反增,这将“倒逼”区域之间加快开放力度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城市 定位和产业定位、错位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物流产业和核心竞争力。 3、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加快桂林北站物流经济圈建设进程,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助于实现 中心物流区与卫星物流区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区对卫星区的辐射带动 作用,周转量的提高必然带来城际间需求的增加,高速铁路快速、安全、 大运能的特点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优化沿线各地的资源配置,带动沿线 城市产业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将引导人力、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 桂林和周边县市间合理流动,建立跨区域的城市圈一纵向线路串联起 了南、北方的所有主要城乡,培育桂林物流市场主要是促进形成成熟的 市场主体和扩大需求。增强现代物流意识,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原材料 采购、运输、仓储与产成品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 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以扩大全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 求。积极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服务质量高、服务 功能全、实力雄厚的物流市场主体,推进物流市场主体、服务方式等向 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支持工业和提高工业化水平的物流服务系统,构 建支持商业流通和大流通产业的物流服务系统。 四、结语 大国崛起的财力增强、经济体系“调结构”、空前的刺激,加速 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性变革,铁路投资进入“跨越式”增长阶段。 相比汽车、飞机的高耗能、高污染弊端,高铁最为“低碳”,这使高铁成为 谋求“低碳经济跑道”的投资方向。如今,核心经济圈带进人多元化 调整重组过程中,将推动中国的工业空问布局的大调整,进而催化和加 速产业经济的信息化、一体化乃至全球化,进一步吸引资本带动产业、 重构商业圈层、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空间交易效率,加速中国从生产要 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经济型发展转变。因此,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与 社会文化合作正在被高铁时代重新定位,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也正在 被改写。 参考文献 [1]刘国宏.掘金“高铁时代”[A].2010.05.04 [2]桂林日报.桂林用商贸物流业发展带动新区建设[N].2007.09.26 [3]胡天军,申全升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区域 [J].经济地理,1999 10 [4]孙晓菲,许李彦.中国高速铁路的经济效应[A].2010.9 1 .---——3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